布鲁塞尔恐袭发生后,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笔下的记者丁丁,再次成为勇气和团结的象征。然而,在这部风靡世界的系列作品诞生之初,丁丁身上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造成的缺陷,其中就包括当时在欧美各国司空见惯的种族主义。
3月22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机场与地铁发生连环爆炸,至今已造成近40人死亡,170余人受伤,极端组织“国(IS)”宣布对此负责。突如其来的悲剧令举世震惊,人们纷纷通过社交网络,用各种方式表达对比利时的支持。
有的网友将布鲁塞尔地标“撒尿小孩”的雕像画进漫画,让小于连向IS的武器撒尿,以示对的蔑视;在推特网上,不少人在发文时带上了“JeSuisBruxelles(我们都是布鲁塞尔人)”的签名,以统一的格式声援比利时民众;流传最广的则是一幅从《丁丁历险记》中获得灵感的漫画——画中的丁丁眼含热泪,以此表达对遇难者的哀悼。
称,布鲁塞尔遭袭后,流泪的丁丁和在他身旁颤抖的宠物狗“白雪”成为团结的象征。人们借这个永远年轻且充满正义感的记者的形象,表达哀痛、愤怒、惶恐…?
让丁丁为布鲁塞尔代言,听起来似乎是完美的。美国《沙龙》杂志却唱起了反调称,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同一事物拥有不同含义。当下,人们将丁丁视为反对和种族歧视的英雄,问题在于,《丁丁历险记》问世之初就带有种族主义倾向。
据美国《史密森尼杂志》介绍,《丁丁历险记》从1929年开始连载,原作者乔治·雷米(GeorgesRemi)用埃尔热(Herge)的笔名,讲述了这位年轻记者带着宠物狗白雪游历世界,一次次冒着巨大危险,凭勇敢、机智和运气完成任务,战胜恶势力的故事。
《丁丁历险记》诞生于两次世界大战间歌舞升平的岁月,埃尔热用轻松的笔触和幽默的语言倡导反战、和平和人道主义。在他的祖国比利时,丁丁一路晋升为“全民偶像”;在海外,他的冒险故事被译成七十多种语言,刊印2.3亿册,鼓励着万亿青少年勇往直前。
然而,埃尔热动笔之初,恰逢欧洲被世界性经济危机笼罩,种族主义在各国阴魂不散,埃尔热的作品也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美国“Alistgator”网站指出,《丁丁历险记》中存在反犹主义,以及白人至上主义、法西斯主义的倾向。
《丁丁历险记》第一集的背景被安排在了苏联——后者是当时欧美最“摸不透”的国家。1929年,正值莫斯科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和大规模工业化,当时22岁的埃尔热受天主教期刊《20世纪日报》所托,准备办一份面向青少年的副刊。
在《丁丁在苏联》中,丁丁以记者身份来到建立不久的苏联。听罢苏联官员的高谈阔论,他溜进工厂车间,发现“那只是个空壳,工人在烧稻草,好让烟囱冒烟”。这些虚构的情节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对苏联的严重不信任。“这是一场政治游戏,我在赌博。”多年后,埃尔热回忆自己创作这部作品时的情形说,“《丁丁在苏联》是时代的缩影。”。
同样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肇始于美国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最持久、最严重的经济大萧条。千万欧洲平民困苦不堪,一些有生意头脑的犹太人却生活富裕,和其他族裔的窘迫形成鲜明对比,反犹主义因此在欧洲抬头。
《丁丁历险记》对犹太人的刻画和当时的“主流”媒体别无二致:大鼻子、厚嘴唇、肥胖的身躯……这些金融家诡计多端,每天盘算如何通过高利贷剥削他人。
从1929年到1983年,埃尔热笔耕不辍。圆圆的眼睛,高耸的鼻头,脑袋顶上翘着一撮决不妥协的卷发……似乎永远不会老去的丁丁,在世界最动荡的半个多世纪里到处冒险,弘扬正义。然而,埃尔热最初三部作品中的另两部,却为他招来了“种族歧视”的指控。
1932年面世的《丁丁在美洲》作为系列作品之第三部,讲述了丁丁与北美原住民打交道的故事。书中,埃尔热用“红番仔”(redskins)称呼那些试图抓捕丁丁的印第安人。
据“Alistgator”网站报道,《丁丁在美洲》中有这样一幕:衣着体面的丁丁来到一位年迈的流浪者面前准备拍照,此前,他已经坐了整整两天的火车,只为寻找“红番仔”;当他终于找到正宗的北美印第安人后,发现后者裹着毯子、靠在一堵破墙旁,与欧洲的无家可归者神似。于是,外界不可避免地怀疑,这个情节有将印第安人暗喻为流浪者的嫌疑。
相比之下,埃尔热更具争议的作品是1930年的《丁丁在刚果》。刚果(金)于1908年到1960年间是比利时的殖民地,遂成为丁丁继苏联之后的第二个目的地。该书中多次出现猎杀野生动物和奴役黑人等内容,因此在多个国家遭禁。
《丁丁在刚果》中的非洲土著长着大眼睛和浮肿的嘴唇,在丁丁变魔术似的拿出磁石或治疗疟疾的奎宁之后,土著们诚惶诚恐,将来自“文明社会”的他奉若神明。书中最具争议性的一幕是,丁丁在参观一所教会学校时宣布,“让我来带你们认识祖国——比利时”。
英国种族平等委员会曾在2007年毫不客气地指责,《丁丁在刚果》中包含了可怕的偏见:非洲土著被描述成“野蛮、愚昧、低等的人种”;黑人女性对丁丁卑躬屈膝,“白人男子是了不起的……大人,您是我们的守护神”。
英国出版公司埃格蒙(Egmont)的发言人曾不满地告诉《独立报》,“埃尔热对刚果的描写,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殖民主义氛围,他根据资产阶级意志描绘非洲人民,凸显了那一时期欧洲对殖民地的家长式思维。”....
外界持续不断的抨击并未动摇比利时人对丁丁的支持。该国司法机关曾在2012年驳回以宣扬种族主义为由查禁《丁丁在刚果》的申请。判决书给出的理由是:此书创作于殖民时期,且没有语气表明它有意煽动种族仇恨,因此没有触犯比利时的反种族主义法律。
尽管如此,据美国《福布斯》杂志报道,在此之前,埃尔热就已承认,自己笔下的丁丁最初是保守右翼主义者,他的雇主是一家天主教会开办的杂志。对自己早期的作品,埃尔热表示遗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长大的我被偏见包围,对苏联和刚果的描绘展现了我的年少无知。我无法让它消失,但如果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想,漫画的内容会有所不同。”....
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指出,“政治不正确”的内容大多出现在埃尔热的早期作品中,他讲故事的风格在1934年发生了显著变化——讲述丁丁在中国探险的《蓝莲花》成为转折点;在该书中,他真实地刻画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假丁丁之手,消除西方对中国的误解。
让埃尔热产生这种变化的,是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1933年,埃尔热将丁丁的下一个目的地选在中国,为更深入地了解创作背景,朋友向他推荐了正在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攻读油画与雕塑专业的张充仁。当时,多数欧洲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19世纪或更早,认为中国男人留辫子,女人缠小脚;张充仁则把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还原”给埃尔热。
为了感谢这位临时助手,埃尔热在《蓝莲花》中特地加入了中国男孩“张仲仁”的形象。《蓝莲花》从1934年8月至1935年10月连载,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争取了国际声援。
日本驻比利时大使就此向埃尔热提出抗议时,后者拒绝进行任何修改。“比利时是个自由的国家,艺术家有创作的自由,作家有写作的自由,作者自会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埃尔热说,“我发现了一种完全不了解的文明,也意识到了一种责任。”。
回首往昔,《蓝莲花》成了《丁丁历险记》的分水岭。那以后,埃尔热开始追求现实感,尤其注重细节的真实性。创作前,他会事先对丁丁即将前往的地方做尽可能细致的了解。“我这样做也是对读者负责。”他坦言。
无论埃尔热和丁丁有着怎样的过去,人们都懂得“向前看”的意义。随着丁丁的形象不断成熟,他终于成为团结的象征。此次布鲁塞尔爆炸发生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演讲中呼吁,世界人民应不分民族、种族、信仰,打击。恰逢此时,拥有海量粉丝、足迹遍布世界的丁丁赶来“救场”。正如美国“Quartz”网站所说,欧洲需要一位新的英雄,丁丁这位风尘仆仆的冒险者从远方归来,就是要帮人们治愈伤口,重建家园。
布鲁塞尔恐袭发生后,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笔下的记者丁丁,再次成为勇气和团结的象征。然而,在这部风靡世界的系列作品诞生之初,丁丁身上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造成的缺陷,其中就包括当时在欧美各国司空见惯的种族主义。
3月22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机场与地铁发生连环爆炸,至今已造成近40人死亡,170余人受伤,极端组织“国(IS)”宣布对此负责。突如其来的悲剧令举世震惊,人们纷纷通过社交网络,用各种方式表达对比利时的支持。
有的网友将布鲁塞尔地标“撒尿小孩”的雕像画进漫画,让小于连向IS的武器撒尿,以示对的蔑视;在推特网上,不少人在发文时带上了“JeSuisBruxelles(我们都是布鲁塞尔人)”的签名,以统一的格式声援比利时民众;流传最广的则是一幅从《丁丁历险记》中获得灵感的漫画——画中的丁丁眼含热泪,以此表达对遇难者的哀悼。
称,布鲁塞尔遭袭后,流泪的丁丁和在他身旁颤抖的宠物狗“白雪”成为团结的象征。人们借这个永远年轻且充满正义感的记者的形象,表达哀痛、愤怒、惶恐…...
让丁丁为布鲁塞尔代言,听起来似乎是完美的。美国《沙龙》杂志却唱起了反调称,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同一事物拥有不同含义。当下,人们将丁丁视为反对和种族歧视的英雄,问题在于,《丁丁历险记》问世之初就带有种族主义倾向。
据美国《史密森尼杂志》介绍,《丁丁历险记》从1929年开始连载,原作者乔治·雷米(GeorgesRemi)用埃尔热(Herge)的笔名,讲述了这位年轻记者带着宠物狗白雪游历世界,一次次冒着巨大危险,凭勇敢、机智和运气完成任务,战胜恶势力的故事。
《丁丁历险记》诞生于两次世界大战间歌舞升平的岁月,埃尔热用轻松的笔触和幽默的语言倡导反战、和平和人道主义。在他的祖国比利时,丁丁一路晋升为“全民偶像”;在海外,他的冒险故事被译成七十多种语言,刊印2.3亿册,鼓励着万亿青少年勇往直前。
然而,埃尔热动笔之初,恰逢欧洲被世界性经济危机笼罩,种族主义在各国阴魂不散,埃尔热的作品也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美国“Alistgator”网站指出,《丁丁历险记》中存在反犹主义,以及白人至上主义、法西斯主义的倾向。
《丁丁历险记》第一集的背景被安排在了苏联——后者是当时欧美最“摸不透”的国家。1929年,正值莫斯科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和大规模工业化,当时22岁的埃尔热受天主教期刊《20世纪日报》所托,准备办一份面向青少年的副刊。
在《丁丁在苏联》中,丁丁以记者身份来到建立不久的苏联。听罢苏联官员的高谈阔论,他溜进工厂车间,发现“那只是个空壳,工人在烧稻草,好让烟囱冒烟”。这些虚构的情节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对苏联的严重不信任。“这是一场政治游戏,我在赌博。”多年后,埃尔热回忆自己创作这部作品时的情形说,“《丁丁在苏联》是时代的缩影。”....
同样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肇始于美国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最持久、最严重的经济大萧条。千万欧洲平民困苦不堪,一些有生意头脑的犹太人却生活富裕,和其他族裔的窘迫形成鲜明对比,反犹主义因此在欧洲抬头。
《丁丁历险记》对犹太人的刻画和当时的“主流”媒体别无二致:大鼻子、厚嘴唇、肥胖的身躯……这些金融家诡计多端,每天盘算如何通过高利贷剥削他人。
从1929年到1983年,埃尔热笔耕不辍。圆圆的眼睛,高耸的鼻头,脑袋顶上翘着一撮决不妥协的卷发……似乎永远不会老去的丁丁,在世界最动荡的半个多世纪里到处冒险,弘扬正义。然而,埃尔热最初三部作品中的另两部,却为他招来了“种族歧视”的指控。
1932年面世的《丁丁在美洲》作为系列作品之第三部,讲述了丁丁与北美原住民打交道的故事。书中,埃尔热用“红番仔”(redskins)称呼那些试图抓捕丁丁的印第安人。
据“Alistgator”网站报道,《丁丁在美洲》中有这样一幕:衣着体面的丁丁来到一位年迈的流浪者面前准备拍照,此前,他已经坐了整整两天的火车,只为寻找“红番仔”;当他终于找到正宗的北美印第安人后,发现后者裹着毯子、靠在一堵破墙旁,与欧洲的无家可归者神似。于是,外界不可避免地怀疑,这个情节有将印第安人暗喻为流浪者的嫌疑。
相比之下,埃尔热更具争议的作品是1930年的《丁丁在刚果》。刚果(金)于1908年到1960年间是比利时的殖民地,遂成为丁丁继苏联之后的第二个目的地。该书中多次出现猎杀野生动物和奴役黑人等内容,因此在多个国家遭禁。
《丁丁在刚果》中的非洲土著长着大眼睛和浮肿的嘴唇,在丁丁变魔术似的拿出磁石或治疗疟疾的奎宁之后,土著们诚惶诚恐,将来自“文明社会”的他奉若神明。书中最具争议性的一幕是,丁丁在参观一所教会学校时宣布,“让我来带你们认识祖国——比利时”。
英国种族平等委员会曾在2007年毫不客气地指责,《丁丁在刚果》中包含了可怕的偏见:非洲土著被描述成“野蛮、愚昧、低等的人种”;黑人女性对丁丁卑躬屈膝,“白人男子是了不起的……大人,您是我们的守护神”。
英国出版公司埃格蒙(Egmont)的发言人曾不满地告诉《独立报》,“埃尔热对刚果的描写,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殖民主义氛围,他根据资产阶级意志描绘非洲人民,凸显了那一时期欧洲对殖民地的家长式思维。”。
外界持续不断的抨击并未动摇比利时人对丁丁的支持。该国司法机关曾在2012年驳回以宣扬种族主义为由查禁《丁丁在刚果》的申请。判决书给出的理由是:此书创作于殖民时期,且没有语气表明它有意煽动种族仇恨,因此没有触犯比利时的反种族主义法律。
尽管如此,据美国《福布斯》杂志报道,在此之前,埃尔热就已承认,自己笔下的丁丁最初是保守右翼主义者,他的雇主是一家天主教会开办的杂志。对自己早期的作品,埃尔热表示遗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长大的我被偏见包围,对苏联和刚果的描绘展现了我的年少无知。我无法让它消失,但如果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想,漫画的内容会有所不同。”....
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指出,“政治不正确”的内容大多出现在埃尔热的早期作品中,他讲故事的风格在1934年发生了显著变化——讲述丁丁在中国探险的《蓝莲花》成为转折点;在该书中,他真实地刻画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假丁丁之手,消除西方对中国的误解。
让埃尔热产生这种变化的,是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1933年,埃尔热将丁丁的下一个目的地选在中国,为更深入地了解创作背景,朋友向他推荐了正在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攻读油画与雕塑专业的张充仁。当时,多数欧洲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19世纪或更早,认为中国男人留辫子,女人缠小脚;张充仁则把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还原”给埃尔热。
为了感谢这位临时助手,埃尔热在《蓝莲花》中特地加入了中国男孩“张仲仁”的形象。《蓝莲花》从1934年8月至1935年10月连载,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争取了国际声援。
日本驻比利时大使就此向埃尔热提出抗议时,后者拒绝进行任何修改。“比利时是个自由的国家,艺术家有创作的自由,作家有写作的自由,作者自会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埃尔热说,“我发现了一种完全不了解的文明,也意识到了一种责任。”。
回首往昔,《蓝莲花》成了《丁丁历险记》的分水岭。那以后,埃尔热开始追求现实感,尤其注重细节的真实性。创作前,他会事先对丁丁即将前往的地方做尽可能细致的了解。“我这样做也是对读者负责。”他坦言。
无论埃尔热和丁丁有着怎样的过去,人们都懂得“向前看”的意义。随着丁丁的形象不断成熟,他终于成为团结的象征。此次布鲁塞尔爆炸发生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演讲中呼吁,世界人民应不分民族、种族、信仰,打击。恰逢此时,拥有海量粉丝、足迹遍布世界的丁丁赶来“救场”。正如美国“Quartz”网站所说,欧洲需要一位新的英雄,丁丁这位风尘仆仆的冒险者从远方归来,就是要帮人们治愈伤口,重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