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塘河边,夏候鸟大杜鹃鸣唱着“布谷、布谷”,从一个楼顶飞到另一个楼顶;众多山雀类幼鸟刚刚学会飞翔,活泼胆大,在路边的树枝上叽叽喳喳……这一幕幕,是近期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监测人员眼中的“美景”。
为什么要开展鸟类监测?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鸟类对生态环境因子及变化较敏感,它们的繁殖和迁徙活动会受到区域环境的影响。所以,鸟类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成为衡量一个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的监测指标,鸟类监测也是生态质量样地监测中城乡地区的必测项目。
根据鸟类的生长周期,监测中心选择了涵盖鸟类主要栖息生境的两条合适的样线,调查记录了栖息地人为干扰类型及强度、生境类型等环境现状。同时,根据鸟类栖息觅食的活动规律,监测人员现场边走边观察,边听边辨认,边记边拍照,详细记录鸟类的种群和数量。
本次共监测到鸟类有近17种,记录到了白头鹎、鹊鸲、乌鸫、家燕等小区内常见的鸟类在玩耍筑巢,以及白鹭、夜鹭等在运河、上塘河边的水鸟忙着飞翔和觅食。
“这次调查鸟类物种丰富,正好体现杭州城区夏季鸟类的典型特征。”工作人员介绍,杭州四季分明,多数鸟类会在4-5月产卵孵蛋,6-7月育雏。城区主要植被覆盖以沿河绿化带、小公园、小区绿化为主,许多鸟类借助这些城市“绿岛”和“绿道”迁移、繁衍、栖息。与环境相对应的,就有鹊鸲、暗绿绣眼鸟等林鸟,也有白鹭、夜鹭这类水鸟。
此次鸟类生态质量样地监测,进一步补充杭州地区鸟类种群及栖息地等基础信息,为全面掌握杭州城区生态质量状况及变化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污染防治提供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