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的乡下,每到春天,小燕子就会飞回来衔泥筑巢,之后抚育小燕子长大。但等到秋天小燕子就会飞往南方过冬,等到来年才会返回。
在一些科学家眼里,迁徙是一件非常浪费能量的行为,而且南方并不是安全的,而是生活着许多凶猛的猛禽以及其他同类,这就导致南方地区鸟类数量过多,竞争激烈。而且猛禽的出现还会导致它们死亡率提升。因此一些科学家觉得,按照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迁徙应该是被淘汰的一种行为。
首先,北方大多数植物属于落叶林,而且此时的昆虫也处于休眠或者死亡,导致小燕子能量来源锐减,以至于它们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维系种群,所以它们会迁往南方。而在一些人们定期投喂的地方,即使是候鸟,冬天也不愿意飞往南方,而是更倾向于待在原地。
再者,小燕子属于恒温动物,在天气寒冷的季节里,它们需要消耗更多的热量用于维持体温。迁徙虽然也会消耗能量,但是小燕子在整个冬季用于维持体温的能量,比迁徙所消耗的能量要多得多,因此小燕子在寒冷季节来临时迁往温度更高的南方有助于它们生存。
另外,虽然鸟类中有一些能够适应北方的温度,但它们通常会在冬季时换上厚厚的羽毛,以便抵御寒潮。但换羽毛也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和维持体温一样,换羽毛所消耗的能量也比迁徙所消耗的能量更高。
目前,科学家更倾向于认为,小燕子之所以要迁徙,其实是因为能量短缺,而留在北方过冬的鸟之所以能安然过冬,是因为它们体型较小,对能量需求量小。再加上冬天里也有一些植物草籽和稀少的昆虫,而且此时鸟类较少,竞争也较小。
虽然小燕子会飞往南方过冬,但它们只有回到北方时才会繁衍生子,原因可能是因为北方鸟类较少,而且春夏时节的北方食物充足,使得燕子能捕获足够的能量养育小燕子。
我国唐朝诗人韦庄有一句诗为:花间对语应相问,可是村里旧主人。生活在农村的小伙伴也会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去年的燕子还会飞回到旧巢穴里抚育燕子。
我们知道,人类想要去往某个地方,需要用到地图或者导航,准确判断自己的位置以及与对方的位置。但是小燕子又没有雷达或者地图,它们究竟是如何寻找到自己去年的巢穴呢?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科学界其实并没有定论。而且不同的鸟类使用的导航仪器不同,比如:科学家研究发现,信鸽的导航是凭借着地球磁场定向机制,使得它们即使远隔千里,也能飞回故地。但如果在它们头上撞一块具有特定极性的磁铁后,它们就会迷失方向。但是,一些鸟类即使带着磁铁,也能感知方向,成功飞回故地。
对此,科学家们猜测,可能有一些鸟类能够凭借着自然地标法,记住周围的地势地貌。还有人认为,鸟类能够凭借着星宿和太阳记住自己的位置,但这些都没有得到证实。
目前科学家们研究鸟类迁徙时,会为鸟类绑上特定的追踪器,利用卫星追踪法,尽早揭开它们定位的秘密。
虽然小燕子每年秋天时会飞往南方过冬,但由于人类的影响,比如:人类投食,农田里的植被,以及垃圾或者养鱼场的存在,使得一些鸟儿即使在冬天不飞往南方,也能寻找到足够的食物,因此也有一些生活在富裕环境的鸟儿不再选择迁徙。
还有一些鸟儿虽然仍然保持着迁徙的习性,但迁徙的距离会缩短,不再长途跋涉,而是就近选择适宜的环境生存。或许在未来,我们也能够在冬季看到小燕子的存在。只是不知道,这种变化究竟是好还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