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编第九章对于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处理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结合常见案件类型归纳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45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对于一般性饲养动物侵权,考虑到饲养人对饲养动物具有高度的排他性支配,且在侵权事实发生过程中,被侵权人通常处于被动承受地位,归责原则为无过错责任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46条规定:“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违反管理规定主要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通常表现为遛狗不栓绳、养狗不、不为大型宠物正确佩戴嘴套等,归责原则为无过错责任原则,只有因被侵权人故意导致损害时才能减轻责任承担,且不能免除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47条规定:“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禁止饲养的危险动物不仅具有高度的危险性,而且不是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职业上、生计上必须的,对于禁止饲养的危险动物致害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且没有减轻责任、免除责任事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48条规定:“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动物园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归责原则为过错推定原则,由动物园证明自己采取了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尽到了安全管理职责,如动物园未能举证证明,则推定动物园存在过错并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49条规定:“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
基于动物自身的危险属性及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对社会公共安全的注意义务,动物的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对饲养的动物具有妥善管理义务,无论是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主动放弃对动物的占有,还是被动丧失对动物的占有,动物造成他人损害,原饲养人或者管理都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开展犬只登记管理工作。需饲养犬只的单位或个人,应到居住地派出所或乡(镇)人民政府申请登记,并带犬到区农业部门许可的犬只狂犬病疫苗注射点进行登记免疫,领取区农业部门统一制作的免疫证明。需在限养区内饲养犬只的单位或个人,应持犬只免疫证明和彩色照片、向当地派出所申领准养证书,派出所对于符合条件的应当予以登记并发放《准养证书》和犬只标识牌。犬主变更的,新犬主须持免疫、准养证明到当地派出所或乡(镇)人民政府申请登记,缴销旧证,办理新证。犬只死亡的,犬主须到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手续,缴销原证。
犬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它们活泼可爱,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欢乐。但不知您是否注意到,在养犬给自己提高生活情趣的同时,一些不文明的养犬行为也给他人带来了许多烦恼。在此,我们提出倡议:你我携手、文明养犬,共建美好家园。
1、限种护邻,规范养犬。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不饲养大型犬、烈性犬,加强对犬只的训练,防止犬吠影响他人,尤其是居民休息时段。自觉接受邻里的意见和建议。不放任犬只恐吓他人,避免纠纷。
2、牵引出户,安全养犬。携犬外出时,为犬只佩戴口嚼或者嘴套,由成年人牵领、看管,主动避让行人和车辆,不携带犬只进入人口密集区域,避免犬只接近老年人、孕妇和儿童等人群。
3、爱护环境,文明养犬。不放任犬只践踏公共绿地、草地花圃。外出遛犬随身备小铲子和塑料袋,及时清理犬只的粪便。严格遵守公共场所携犬禁入的规定,不携带除导盲犬、扶助犬等工作犬之外的犬只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落实防疫,健康养犬。定期为爱犬进行疫苗注射和常规体检,如发生犬只不慎咬伤他人事件,积极对伤者实施救治,采取免疫措施。对病犬、伤犬、死犬妥善处置,不随意遗弃犬只。
建设一个美丽、文明、和谐的城市,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依法养犬、文明养犬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希望广大养犬的居民朋友们积极响应倡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规范养犬行为,争做文明有礼好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