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独家报道武汉动物园“龟满为患”一事,引发网友和读者热议。昨天,武汉民俗专家刘谦定致电本报,建议市民用本地鱼替代乌龟放生。
新浪、网易、腾讯等多家网站转载了报道,本报官方微博上发布的内容也被多次转发和评论。网友“笨熊熊亲”说:“放生巴西龟,完全是害性命!”几个月前曾放生一只巴西龟到野外的李先生来电说,当初不知道巴西龟的危害,现在很后悔,今后会提醒周围的人不要轻易放生乌龟。不少网友则表示,想从动物园领养乌龟。
武汉动物园负责人表示,领养的方式不可行,最大的弊端在于无法控制乌龟去向,养在园内最安全可靠。该负责人说,园内原本没养龟,不少人擅自将乌龟放生到马沧湖,如今一到晴天,湖边经常可以看到晒太阳的巴西龟。
对市民放生的做法,刘谦定表示理解。他说,中国放生文化历史悠久,放生习俗起源于南北朝时期,跟当时佛教兴盛密切相关。到了隋唐进一步推广普及,明清时尤兴此风,一些身分地位显赫者,尤其看重放生积德之说。加之乌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信佛教或受儒道思想影响之人,认为放生乌龟是做积德之事,可保长命百岁。
“放生无可厚非,但不要放生外来物种。”刘谦定表示,儒道思想都主张“道法自然”,因而古人放生的物种,多为“就地取材”的蛇、乌龟、鱼等,他建议今人也能学习古人做法,别把放生的好事,变成破坏生态环境的坏事。(记者谢东波)。